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东南大学
协办单位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河海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利学报》编辑部
《工程力学》编辑部
微生物成矿学的进步给土木水利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微生物岩土技术(Microbial geotechnology)是目前岩土工程最具革新性的技术领域之一,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利用丰富的天然无毒害微生物资源改变岩土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而提高其工程力学性质,包括强度、刚度和渗透性等。微生物岩土技术可应用于岩土体加固、大坝及土中构筑物防渗堵漏、砂土液化防治、重金属污染土治理、土石砖类文物建筑修复、混凝土裂缝修复、智能自修复混凝土等多领域。近几年来,微生物岩土技术在国际学术界已有很多创新性研究成果,并成立了相应的学术组织开展和推动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也有许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开始或已进行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极大推动了这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为深入交流讨论和总结目前国内外在微生物岩土方面的研究成果、问题和体会,聚焦研究内容,展望发展趋势,促进其在我国的健康蓬勃发展,提高微生物岩土工程的科技创新水平,由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东南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微生物岩土与材料工程学术研讨会”拟于2018年9月21-23日在祖国西南名城贵阳举办。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微生物岩土材料性质、MICP技术、微生物岩土体防渗、微生物岩土加固、微生物污染土治理、微生物砖石类文物建筑修复和微生物混凝土裂缝修复等。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做主旨发言,并安排国内相关研究单位的专家做专题交流,会后安排技术参观活动。
本次会议将是全国微生物岩土工程与技术应用领域的第一次学术盛会,会议诚挚邀请海内外微生物岩土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并参会。
盼望2018年9月相会在中国贵阳。
一、学术委员会(按拼音字母排序)
顾 问:陈祖煜 陈肇元 龚晓南 韩士杰
刘汉龙 宋二祥 吴宏伟 张建民
主 任:楚 剑
委 员:蔡 红 邓雪杰 郭红仙 韩宁旭
何 稼 胡黎明 贾 强 金炜枫
寇海磊 雷学文 李 驰 李 萌
李明东 屈文俊 邵光辉 王 琦
王绪民 王照宇 肖 杨 徐 晶
许朝阳 闫 玥 于 庆 袁晓露
张 荣 赵 阳 郑俊杰
二、组织委员会(按拼音字母排序)
主 任:程晓辉
副主任:魏迎奇 钱春香
委 员:蔡 红 郭红仙 何建宏 李 萌
王子文 肖建章 张建妍
秘书长:肖建章
三、会议时间和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9月21-23日
会议地址:中国贵阳林城万宜酒店(贵阳市南明区遵义路326号,临近火车站和鸿通城商城)

四、会议主题与论文征稿
1.会议主题
微生物岩土材料性质
MICP技术
微生物岩土体防渗堵漏
微生物岩土加固
微生物污染土治理
微生物砖石类文物建筑修复
微生物混凝土裂缝修复
2.论文投稿与出版
截止目前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约40篇。本次会议优秀论文将推荐在《水利学报》、《清华大学学报 》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等正刊或专刊上发表。
正式论文要求以电子邮件提交大会网站或秘书组邮箱,来稿请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E-mail及联系电话。
五、日程安排
9月20日
全天注册报到
9月21日
上午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下午专题报告
9月22日
上午专题报告
下午交流研讨
9月23日
返程
六、代表报名、注册费及报名回执
1)注册费:2600元。
2)住 宿:大会期间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第一届全国微生物岩土与材料工程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 |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电子邮箱 |
是否提交论文 |
是否在会上做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参会人员将此表发送至xiaojz@iwhr.com
七、展览安排
会议期间将举办岩土仪器设备、传感器展览,欢迎有关公司报名参加,具体细节联系会务秘书组。
八、秘书处通讯
联系人:肖建章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0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邮 编:100048
E-mail:xiaojz@iwhr.com
电 话:010-68786270(O)
137 1810 1016(M)
传 真:010-687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