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动力学与抗震减灾技术研究室始于1958年汪闻韶院士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土动力学实验室。土动力学及抗震减灾技术研究是中国水科院的传统和优势学科,具有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科研人员,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的科研设备。几十年来,成功地主持或参加了国家 “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和“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部委重点项目的科研工作,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内外数十座大中型水库的面板堆石坝、均质坝、心墙堆石坝、尾矿坝等不同坝型的水库大坝工程材料动力特性试验、地震动力反应分析、抗震加固和安全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多部设计、施工及抗震规范或规程的编写和修订工作,而且是《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的主编单位。历年来,进行了大量水利水电工程震害调查,积累和汇编了大量震害资料和处理震害的经验。很多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部分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研究室拥有大、中、小型各类先进齐全的土动力学试验设备,包括100吨大型三轴静、动力试验机、S3D中型动力三轴试验仪、小型动三轴仪、DTC-158型共振柱仪及HCA400型复杂应力多功能试验仪等,目前正在建制1500吨特大型静、动力三轴试验机;拥有包括旁压仪、SWS瞬态面波试验仪及跨空波速测试设备在内的现场测试的相关设备和配套软件;研究单位拥有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大型三向六个自由度振动台以及大型离心机振动台等先进动力模型试验设备。
研究室在土石坝地震反应计算及抗震安全性分析方面经验丰富、基础深厚,具有先进性和技术优势。所开发的土石坝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SKERD基于国家科技攻关等研究成果,经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在多个重要土石坝工程中得到应用,效果显著,并得到了紫坪铺实际震害的验证。
主要研究方向:
土动力学特性试验及室内、外测试技术
土的动力特性与本构关系
土工建筑物(土石坝)及地基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土体地震液化机理、判别标准及抗液化措施
土工建筑物(土石坝)动力模型试验技术
土工建筑物(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
土工建筑物(土石坝)及地基抗震减灾技术
土工建筑物(土石坝)及地基震害监测、检测与应急修复技术
主要人员
主 任:杨正权 电话:68786691
成 员:梁向前 电话:68786620 王 龙 电话:68786501 朱凯斌 电话:68786220
赵艺颖 电话:68786501 李敬军 电话:68786220